新闻信息学术交流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苏宗周教授访问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19-04-16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苏宗周教授作报告

  4月8日,应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教授苏宗周访问实验室,并作了题为Paradigm for Resiliency Design of Structure Encountering Flow的学术交流报告。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谷海涛研究员主持报告会,相关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报告中,苏宗周首先从李冰的都江堰讲起,详细生动的讲解了“逢正抽心”原理,并对海底管道和桥墩的冲刷作用进行了介绍。他把“逢正抽心”应用到翼型当中,详解对比分析了4种翼型的动力学特性。通过分析发现,应用了“逢正抽心”原理的翼型在较大攻角下可有效提升自身升力,较小阻力,大大提高升阻比。他表示,该原理若应用到推进器桨叶、直升机叶片、涡轮机、水下机器人及水翼船上,将发挥很大作用。

  此外,苏宗周就海洋环境探测方面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一种可变性海洋探测设备和可在极地长期观测的可变性水下机器人,并对这两种装置的应用场景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会后,苏宗周与研究室科研人员就未来海洋工程发展及海洋设备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表达了合作意愿。

  苏宗周现为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海洋与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流固耦合,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涉及海洋工程与生物工程等。其先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他在海洋工程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多次担任知名会议主席成员,并发表过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 © 2009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电话:024-23970130    E-mail:rlab@sia.ac.cn   
电话:024-23970130    E-mail:rlab@sia.ac.cn